0 引言
随着国家对消防设计重视程度的提高,2019年3月1日起实施的GB51309-2018《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简称“《应急照明标准》”)第一次对消防应急照明系统的设计进行了深人、细致的标准规定,对各类建筑物的应急照明设计都带来了较大的变化。如何充分贯彻编制思路,同时针对不同建筑物功能及形体特点合理确定应急照明方案,成为广大电气设计者关注的问题。
1 规范差异
2 思路分析
2.1地铁车站应急照明系统原方案
典型车站一般分为站厅层、站台层、区间隧道等三大区域,从图1中可看出,全站正常照明由变电所馈出至各功能分区的分配电箱进行二级配电,而应急照明则由车站两端设于应急照明电源室内的应急照明电源装置(EPS)直接馈出至应急照明灯具。应急照明系统制式为交流220V,采用集中电源非集中控制型式。
2.2 设计思路
从以上对比可看出,新发布的<应急照明标准》对系统制式、控制方式、配电形式等方面都进行了较大变化。
为适应新标准,消防应急照明系统的设置必须重新考虑,用新标准为地铁车站量身定做一套相适应的方案,才能实现系统配置合理、有效疏散、可靠性提高的初衷,切不可随意在原应急照明系统上稍作修改或直接套用某些厂家标准的系统形式,这样都可能最终导致整个系统的不合理。
急照明分为消防应急照明(即疏散照明)及备用照明,由于备用照明相对变化不大,本文将就消防应急照明(即疏散照明)部分进行主要研究,主要研究思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按消防应急照明照度要求进行照度模拟计算,结合地铁车站建筑及功能特点确定灯具容量及布置。
2)按《应急照明标准》要求,确定疏散指示牌布置原则。
3)按地铁车站功能及《应急照明标准》要求,确定系统构架及系统配置。
4)按《应急照明标准》要求,确定回路设置要求。
5)按《应急照明标准》要求,确定线路、敷设等选型及要求。
3 地铁车站应急照明系统新方案
3.1 照度要求
应急照明分为疏散照明及备用照明,其中疏散照明的照度要求,对于地铁车站有多本现行规范均有相关要求,但又不尽相同,给设计带来一定不稳定性。本文尝试将各现行规范主要要求一一列举(详见表2),综合对比后确定最终的疏散照明照度要求。
疏散照明照度要求一览表/lx 表2
3.2 照度计算及灯具选择
以南方城市某在建地铁站为例,本站为标准岛式二层车站,站厅层建筑面积为5648m2,站台2层建筑面积为2136m2。站厅、站台中部区域为公共区,两端为设备房区域。公共区装修吊顶高度为3.2m,设备区无吊顶,灯具安装高度为2.8m。典型车站站厅层、站台层平面图详见图2~3。


2)设备区灯具选型
由于设备房空间较小,安装高度较公共区低,所以单灯功率越小,房间总容量越小,疏散照度更均匀,采用功率较小的灯具较为合理。5W灯具能在不增加集中电源套数情况,均匀度更好,前后布置降低柜体对光线遮挡,最终推荐车站设备区疏散照明灯具功率采用5W。
3.3 疏散指示设置方案
1)站厅、站台公共区1m以下疏散标志间隔≤10m,吊顶下增设的疏散指示标志间隔≤20m。
2)疏散通道(出入口通道)1m以下疏散标志间隔≤10m,吊顶下增设的疏散指示标志间隔≤20m。
3)站厅、站台主要疏散路径、疏散通道(出入口通道)在地面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间距≤3m。
4)设备管理区疏散走道1m以下疏散标志间隔≤10m,走道转弯处按规范要求加密。
5)区间每隔15m设带米标、可变方向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灯。
3.4 系统方案
车站内的集中电源放置在照明配电室、应急照明电源室或环控电控室等处,按防火分区设置;区间应急照明配电箱放置在站台端头房间及区间联络通道。
各防火分区的集中电源电源、应急照明配电箱均引自每端的应急照明切换总箱;应急照明控制器放置在车控室,应急照明控制器电源引自车控室切换箱。
2)集中电源系统容量
疏散灯具应按防火分区、站厅、站台、隧道区间等为基本单位设置配电回路。
疏散照明灯和疏散标志灯不应在同一回路上出线。
防烟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内疏散灯具应由前室所在的防火分区或楼层配电。
系统设备房及疏散通道的疏散照明应单独设置配电回路。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室外疏散楼梯应单独设置配电回路。
敞开楼梯间内设置的灯具应由灯具所在楼层或就近楼层的配电回路供电。
疏散标志灯每个回路配接灯具不宜超过60套。
系统馈出线缆选用电压等级不低于300/500V的低烟无卤型耐火电线。地面标志灯配电线路和通信线路选择耐腐蚀橡胶线缆。
应急照明系统馈出线缆暗敷时,采用穿钢管敷设,并暗敷在不燃烧体结构内,保护层厚度应≥30mm;当线缆明敷时,穿钢管或封闭式金属线槽敷设,并涂刷防火涂料。
集中控制型系统中线路选用耐火线缆、耐火光纤。
具有IP防护等级要求的系统部件,其线路中接线盒、管线接头等均应达到与系统部件相同的IP防护等级要求。
4 结束语
由于新《应急照明标准》规定比较细致,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统设置的灵活度,加之地铁车站建筑形式及功能较为特殊,所以需要用新标准为地铁车站量身定做一套相适应的方案,才能实现系统配置合理、有效疏散、可靠性提高的初衷。
作者简介
刘丽萍
高级工程师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电气工程所室主任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电气分会青年专家工作组委员 ,广州市机电工程技术高级工程师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等,擅长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系统设计。
参考文献
[1]GB50319-2018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9.